如何為你的零食包裝設計挑選“令人食欲大開”的包裝色?
2025-09-18
其實選零食包裝設計色這事兒,真不用把它想得太復雜——咱們先從自己逛超市的習慣琢磨琢磨,每次路過貨架,最先抓住你眼睛的,是不是那些看著就“有味道”的顏色?比如瞥見亮黃色的包裝,腦子第一反應可能就是“這是芒果味還是芝士味?”,看到深紅色,嘴里說不定都開始泛酸水,想著是不是草莓或者山楂做的。所以選顏色的核心,本質上就是讓包裝和零食本身的“味道記憶”對上號,別讓消費者猜半天,還猜不對。
先說說最不會出錯的“自然色”吧,就是那些從食材本身能直接聯想到的顏色。比如做堅果類零食,像巴旦木、核桃,包裝用淺棕色、米黃色就特別討喜——你想啊,這些顏色跟堅果殼、果仁的原色特別像,一看就覺得“新鮮、沒加亂七八糟的東西”,尤其是現在大家都喜歡健康零食,這種貼近食材本身的顏色,自帶一種“放心感”。再比如水果干,草莓干用淺粉加一點點橘調,芒果干用明黃色,藍莓干用深紫色,不用看文字,光看顏色就知道里面裝的啥,而且這種顏色特別有“真實感”,不會讓人覺得是那種香精調出來的味道。
不過也不是所有零食都得走“寫實”路線,有些零食就得靠顏色來“放大快樂感”。比如年輕人愛買的薯片、餅干,尤其是那些芝士味、燒烤味的,用亮黃色、橙色就特別合適。你仔細觀察下就會發現,很多芝士味零食的包裝,不是那種暗沉的黃,而是帶點光澤的亮黃,這種顏色就像剛烤好的芝士融化在表面,看著就特別香,能瞬間勾出食欲。還有一些辣味零食,比如辣條、辣鴨脖,用紅色搭配一點點黑色就很絕——紅色能直接傳遞“辣”的刺激感,加一點黑色又不會讓紅色顯得太刺眼,還多了點“夠味、夠勁”的感覺,比單純用大紅色要高級不少,也更能吸引喜歡重口味的人。
另外,還得注意顏色別“堆太多”,有時候簡單反而更有沖擊力。之前見過一款酸奶凍干,包裝就用了淡藍色加白色,看著特別清爽,跟酸奶的口感特別搭,在一堆五顏六色的零食里反而很突出。反觀有些零食,包裝上又紅又綠又黃,恨不得把所有顏色都用上,結果反而讓人看得眼花繚亂,連它到底是什么口味都記不住,更別說有想買的欲望了。
還有個小細節,就是顏色的“飽和度”得拿捏好。比如做巧克力類零食,用深棕色但別太暗,稍微帶點光澤感,就能讓人聯想到濃郁絲滑的巧克力;如果顏色太暗,就會顯得有點壓抑,反而沒了食欲。再比如做水果味軟糖,用淺粉色、淺綠色這種低飽和度的顏色,會讓人覺得清新又可愛,特別符合軟糖的口感;要是用高飽和度的亮粉、亮綠,就會顯得有點“刺眼”,反而沒那么討喜。
其實說到底,選零食包裝設計色,最重要的還是“換位思考”——你要是消費者,看到這個顏色,會不會想拿起來看看?會不會覺得“這個顏色看著就好吃”?不用太糾結那些專業的色彩理論,畢竟咱們買零食的時候,靠的更多是“第一眼的感覺”。只要顏色能跟零食的口味、口感搭得上,別太奇怪,再稍微有點小亮點,就能讓消費者在貨架上多看它一眼,而這一眼,往往就是“想買”的開始。